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细数一分为二的惠普的发展历程

细数一分为二的惠普的发展历程

来源:雷锋网 | 时间:2015-11-03 17:20:41 | 阅读:75 |  标签: 惠普   | 分享到:

先不说是否是因卡莉的决策错误导致惠普陷入了困境,可以肯定的是这笔交易并没有直接决定了惠普的未来。即使惠普在这一次下错了赌注。

“电话门”事件

你想要一个电影剧本吗?那么请听这个。2006年,惠普董事长帕特丽夏·邓恩承认聘请了私家侦探暗中监视自己的董事会成员,以找出谁泄露了公司信息。这一事件导致邓恩和其他几名员工被迫离职。

细数一分为二的惠普的发展历程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2005年年初说起。在邓恩成功逼走费奥瑞娜后,惠普新任CEO人选问题便成了当时媒体竞相追踪的目标。令惠普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公司最高机密居然真被无孔不入的记者探求到了。尽管惠普三缄其口,但是马克·赫德将成为继任者的消息依旧被《商业周刊》等媒体抖出来。鉴于此,惠普高层开始调查内部泄密者。到了2006年1月,CNET再次抖出只有惠普董事会成员才知道的公司机密后,邓恩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查清泄密者。这便引发了此后的“电话门”事件。为了查清真相,惠普公司雇用私家侦探,用“假托”(pretexting)技术获取公司董事和九位新闻记者的私人电话记录。

在电话门事件曝光之后,2006年8月25日,也就是被惠普外部调查小组问话的当日,惠普CEO马克·赫德以每股21.73美元认购了10万股股票,随即以每股35.20~35.44美元的价格售出,获利137万美元。在8月21日至9月5日间,赫德和其他七名高管总计售出了107万股股票,价值3830万美元,至少获利1550万美元。此次事件使得正处于发展中的惠普受到重创。

收购EDS

在2008年购买一家较大的IT服务公司,看起来惠普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决策。惠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其自身进军利润更高的领域。而事实也证明了,在收购EDS之后,新惠普成为了业界能提供广泛产品和服务的巨头之一。

细数一分为二的惠普的发展历程

2008年8月26日,惠普公司宣布完成对EDS公司的收购,继而成为技术服务领域新生的领导力量。这项收购计划最早在2008年5月13日宣布,总价值约139亿美元。完成对EDS的收购后,新惠普成为了业界能提供广泛产品、服务以及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合并后,惠普公司着力于帮助客户加速成长、减轻风险和降低成本。从总价值上来看,这笔收购在IT服务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个IT界也仅次于2002年惠普公司对康柏的收购案。从两家公司的2007年的财年财报来看,两者服务业务的整体收入超过380亿美元,雇员人数达21万,并且在全球80多个国家都有市场。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