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阿里影业两周年:零作品

阿里影业两周年:零作品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08-09 17:12:21 | 阅读:138 |  标签: 阿里巴巴   | 分享到:

为了达到目标,阿里影业建立了O2O的电影宣发体系,整合线上购票,和众多线上售票平台一起,把电影在线购票率从去年年初的30%提升到2015年年底的80%。另外,通过收购等动作,逐步建立起O2O的电影宣发体系。

阿里的动作被业内人士称为烧钱抢占市场。“影视产业并不像其他行业一样仅仅靠烧钱就能抢占市场份额,因为影视产品的风险较大,即使动用现在知名度较高的导演、演员等,也不一定能够就制作出票房、收视率较高的影视作品。”蔡灵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烧钱模式的负面效应也显现出来。7月22日,阿里影业发布业绩预警公告, 2016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扩大近300%,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亏损将在4亿-4.5亿元,亏损主要原因是“淘票票的市场推广支出”。

这已经不是阿里影业的第一次亏损,成立第一年,阿里影业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亏损4.17亿元。

2015年,阿里影业扭亏为盈,实现4.66亿元净利润。同期,阿里影业总营收2.64亿元,同比增长达108.30%。

值得注意的是,华丽的业绩外表下,阿里影业的主营业务亏损超过4亿元。2015年阿里影业主营业务收入2.63亿元,扣除销售及服务成本约2.88亿元,实际亏损约2500万元。此外,阿里影业在2015年还有近4亿元的经营亏损,包括管理费用、市场费用等。

而由于阿里影业得到了一笔8亿元的外汇收入,因此整个报表中,阿里亏损的4亿元被填平,反而还剩下了4.66亿元净利润。而在这个净利润上,按年份摊销的商誉资产也被算在内。在阿里影业价值约189亿元的总资产中,有价值34.9亿元的商誉资产,主要来自于“收购子公司”,但并未逐年摊销。

“不摊销的话报表会更好看,?毕竟阿里影业是轻资产模式?,市净率太高会引发股东担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资本运作频繁

业绩亏损的阿里影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