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阿里影业两周年:零作品

阿里影业两周年:零作品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08-09 17:12:21 | 阅读:96 |  标签: 阿里巴巴   | 分享到:

尽管准备工作如此密集,阿里影业却并未在影视制作上交出满意的答卷。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一部自制影片也未问世的阿里影业再次公布17部电影和2部电视剧片单。 “只是未来计划即将拍这些片子,具体时间表没有定论,怎么合作也没确定。”赵妮歌称。

时代周报记者就阿里影业影视制作及产业布局等相关问题联系阿里影业公关专家百忠育,其也以老板不在国内、行程不定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

自制作品迟缓的阿里影业,在投资IP版权方面十分积极。过去两年,阿里影业购买了《还珠格格》小说的电影改编权,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IP,《鬼吹灯》的电视剧改编版权,并确定投资拍摄李少红监制的电视剧《继承人》。

张强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影视IP的重视,“国内优质IP基本上被抢光了,阿里影业有两种办法应对。第一,阿里影业在全世界购买IP,另外,自己孵化IP。优酷土豆对于阿里影业就是一个孵化平台,可以滋生很多全新的IP。”

此前,在阿里文学成立之际,外界认为阿里影业会将孵化IP的重要职责交予阿里文学,但至今,阿里文学并未有实质性动作,取而代之的是优酷土豆。

将优秀IP拍摄成影视作品仍然需要看制片公司的功底。在电影这个资源密集型行业,阿里影业则是希望串接起内容和优秀的导演这两大基础性资源,来增强自己平台的吸引力。但目前来看,阿里仍然未能如愿。

“阿里在影视制作这一块并没有想象中发展得快,成立至今两年,一部主导的作品都还没有产出,主要是由于阿里影业制片机制尚未成熟,一些资源还没有完备,尤其是人脉资源的积累。影视制作除了需要资本支撑,还需要人才、人脉、IP等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缺一不可。影视产业以内容为核心,而优质内容并非仅靠资本就可以推动,更需要人的推动。” 对于阿里影业为何推不出自制内容,中投顾问文化娱乐产业研究员蔡灵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分析。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