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Intel移动自己不硬,找华为合作仍不能弥补

Intel移动自己不硬,找华为合作仍不能弥补

来源:新浪科技 | 时间:2015-12-30 10:37:35 | 阅读:134 |  标签: Intel   | 分享到:

针对英特尔在移动(例如智能手机)市场的低迷,有业内人士建议英特尔应该寻找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例如今年在智能手机市场风头正劲的华为,并认为双方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事实真的如此吗?英特尔在移动市场迟迟不能破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仅仅是缺少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吗?

Intel移动自己不硬,找华为合作仍不能弥补

首先我们看业内人士所言的英英特尔与华为合作所谓的优势互补是华为可以借助英特尔的芯片架构设计能力提升华为海思芯片的竞争力。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首先从英特尔的整体战略看是希望从服务器、PC到移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和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以自己的x86架构一统天下;其次英特尔所谓芯片设计能力的优势还是基于自己的x86架构之上,如果说英特尔可以协助华为做到ARM架构芯片厂商中最牛的芯片,那英特尔何不和其他厂商(例如高通、三星、联发科等)一样购买ARM的IP自己开发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并面向开放市场去与高通和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直接竞争呢?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其次对于移动芯片而言,除了AP(应用处理器)外,基带芯片和SoC的整合能力也至关重要。但英特尔在上述这几个方面与ARM阵营的芯片厂商(包括华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已经落后。

业内知道,英特尔当初进入移动市场最大的卖点就是性能,但由于ARM及其阵营在技术上,尤其是以苹果为代表的自研芯片的飞速发展,英特尔当初的性能卖点在今天已经被大大稀释,这点从科技网站Android Authority近日对三星、高通和英特尔三家厂商主流的SoC(高通的骁龙810、三星的Exynos 7420、英特尔的凌动Z3580)芯片的对比测试中,英特尔芯片在主要的性能、续航、实际使用项等方面均垫底可见一斑。究其原因,Android Authority认为英特尔的最大问题是移动芯片使用了和桌面PC芯片相同的架构,而制作高性能、节能的处理器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ARM在此领域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英特尔而言,赶超ARM基本无望。如此来看,英特尔在移动芯片的架构设计能力上显然不如ARM阵营的芯片厂商,既然如此,也再次证明了前述的英特尔可以帮助华为设计出最好ARM芯片的悖论,当然这之中既有AP也包括了SoC的整合能力。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