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微信朋友圈随意发言,当心被告上法庭

微信朋友圈随意发言,当心被告上法庭

来源:钱江晚报 | 时间:2015-09-23 16:29:33 | 阅读:55 |  标签: 朋友圈 微信   |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很多人觉得不过是自己的社交圈,在上面吐槽有的没的,无伤大雅。兰溪人陈某显然也是这么想的,可她没想到,就因为自己随意发了一条消息,被人告上了法院。

微信朋友圈随意发言,当心被告上法庭

前几天,兰溪市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起案件,陈某不仅要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还要写一份书面赔礼道歉书。

据了解,这也是兰溪首例微信朋友圈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件。

老乡间的债务纠纷

她发微信朋友圈吐槽

事情还得从今年4月份说起。

27岁的兰溪小伙徐某,向老乡小潘借了3万元,当天还写了一张借条,但没有写明利息。

到了5月底,徐某通过支付宝转账给小潘34800.67元。徐某觉得钱还清了,可小潘夫妻不这么觉得。

8月6日下午2点半左右,小潘得知徐某在住院,就带人去医院讨债。过程中,双方发生言语冲突,小潘打了徐某面部两拳。两人被叫到了派出所,不过经过民警调解,双方和解了。

一边老公去医院讨债,另一边老婆陈某按捺不住了,她在微信朋友圈指名道姓地发了一则消息,配有图片,带有“这个人欠钱不还,这个女人不长眼还跟了他”等侮辱性话语,还公布了徐某的个人信息,甚至还写了转发可以领红包。

吃晚饭时,陈某经人提醒,删了这条消息。不过,有朋友转发给了徐某。这下,徐某不干了。

就这样,徐某把小潘夫妻告了,理由就是侵犯他的名誉权。他要求夫妻俩登报道歉,还要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

虽然消息被及时删除

但法院认定已构成名誉侵害

几天前,这起案件开庭了。在庭审中,小潘夫妻辩解,他们是有债务纠纷的,是徐某没有还清借款才导致双方争吵。

“当时我们私下约定好利息,每天600元,他借了一个多月,应该再还2万的利息。”小潘说,老婆在朋友圈发了那条消息,他也是不知情的。

陈某承认,那条消息看过的人有七八个,还有一个转发,两三个回复,不过她说,之所以发那条消息,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再说了,最后也删除了。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