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网约车新政正式落地:司机在逃离,资本难脱身

网约车新政正式落地:司机在逃离,资本难脱身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11-02 10:16:52 | 阅读:190 |  标签: 网约车   | 分享到:

11月1日,全球第一部网约车法律正式落地中国。此后,网约车不再归属到“黑车”范畴,滴滴、易到等司机也不再担心面临交管部门查处非法运营的压力。

但同时,新政也给网约车带来了诸多限制。“京人京车”、轴距2700毫米以上、排量1.8L以上、一年内新车……在极其严格的限制性条件下,整个专车产业都将迎来巨变。

网约车新政正式落地:司机在逃离,资本难脱身

户籍、轴距和排量成为横亘在很多专车司机面前的阻碍

汽车租赁公司成为新政后的受损者。作为网约车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汽车租赁负责提供车辆和司机,是滴滴等网约车崛起背后的功臣,如今却面临着订单暴跌和司机流失的恶性循环—新政之下,不符合户籍条件的司机退车将造成大量车辆被空置,无疑加重了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压力。

移动出行是一块价值数千亿元的大蛋糕,网约车被新政大量清退后,最大得益者是传统出租车集团。它们既保住了短途出行的市场份额,在网约车的冲击下又获得了新的政策优势,相继推出区域性的专车平台,北京的首汽租车、广州的如约专车等都将成为滴滴们的新对手。业内专家坦言,各个地方政府颁布的新政细则,仿佛就是为这些“国家队”量身定制。

在新政落地前,网约车平台和传统出租车公司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被放大,舆论战上双方展开了一场白刃战。先是北大教授张维迎炮轰地方网约车新规,直言“网约车的诞生宣告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死亡”;随后全国32家出租车公司联名发布公开信,称张维迎“赤裸裸地蜕变为资本的代言人”,贬低200万出租车司机的工作价值。

舆论战背后,是传统势力和新事物之间的激烈对抗,也是移动出行市场激烈竞争的真实写照。各路资本和力量都试图掌控移动出行这一入口,滴滴、易到和神州专车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几无容身之地。从近期各方的发声和动作来看,网约车平台的转型率先进入下半场:滴滴开始释放进攻海外市场的信号,神州专车抛出百亿元定增方案讲好二手车电商的新故事,易到则需要完成新一轮融资才能续命—在这场资本和政府较量里,三大玩家都正在绕开政策地雷,寻找另一条新赛道。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