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国外电信诈骗疯狂:谷歌苹果联手铲除毒瘤

国外电信诈骗疯狂:谷歌苹果联手铲除毒瘤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09-08 11:32:12 | 阅读:127 |  标签: 新型电信诈骗 中国电信   | 分享到:

电信诈骗是全球性问题

一个声称是国税局人员的严肃声音通过电话报出一系列身份、税务资料等信息,要求受话人必须在半个小时内按照特定转账指令赶紧把“税款”补齐,否则将难逃牢狱之灾。这个情形是不是很有熟悉的既视感?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们在国内“日常”接到的诈骗电话,而是美国近两年来盛行的税务诈骗。

2015年,联邦机构破获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桩冒充税务部门的诈骗案,当时统计,这个诈骗集团自2013年以来已使3000多人被骗受害,诈骗金额超过1500万美元。美国哈里斯民意调查(Harris Poll)的调查显示,2015年,11%的受访者因电话诈骗遭受资金损失,这一比例比2014年增长了53%。调查估计,2015年,美国用户共损失了74亿美元。

在日本这个老龄化程度高的社会,针对老年人的“喂喂,是我”诈骗则更为流行。骗子一上来就喊出“喂喂,是我”,然后声称是老人的儿子,遇到了交通事故等麻烦,要求立即汇钱“摆平”风波。在日本,骗子每年通过这种手段诈骗到的金额都高达上百亿日元。

而在“弹丸之地”新加坡,声称有来自国外的快递包裹需要支付费用则是当下最盛行的电话诈骗方式,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根据新加坡警方披露,仅在今年3月到6月初这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新加坡电话诈骗的犯罪金额就已超过了400万新元。

根据反电信诈骗行业组织——通信欺诈管理协会(CFCA)统计,全球因电话诈骗遭受的损失达40亿美元。其中北美、西欧是“重灾区”,可见,越是电信普及程度高的地区电信诈骗案件就越高发。

国外电信诈骗疯狂:谷歌苹果联手铲除毒瘤

法律法规随骗术一起升级

电话的发源地美国,同样是最早遇到电信诈骗的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盗用电话线路成为第一种电话诈骗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只对电信运营商产生影响,并不针对电话用户,并且对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影响也不算巨大。而到了1983年,一项电信诈骗引发的38.2万美元的保险理赔案标志着电话诈骗开始走向危害巨大。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