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么?我挺讨厌他的?”
“他人好像…还挺好的?”
“他经常在朋友圈发自己旅游的地方吃的美食,做作。”
嘶…听完,我倒吸一口凉气。偷偷摸摸掏出手机,赶紧翻了翻自己最近几天的朋友圈。得,发了好几张美食图片。怯生生问,其实我也经常发(美食图片三天一次,一次两张)为何不讨厌我。因为你拍得好看而且每次只放两张啊。松了口气。
几年前智能机没出现,也没有微信和朋友圈,两个人如果不能见面,主要沟通就靠短信。那时候,熟练掌握“120字以内说清楚一件事”成为人人必备的技能,老师在讲台上,手在桌子底下盲打是另一种高阶技能。想了解对方就是得主动,要么就是找机会见面聊。偶尔看看空间和人人。人们的社交范围就那么小,幸福感莫过于中午食堂大妈多给我打了点饭,隔壁班的班花班草对你嫣然一笑。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上线,微信成功再一次增加了这款神奇产品对于用户的粘性,而用户的时间也被微信大量的吃掉。加了很多好友,被动地刷新他们所有的好的坏的开心的难过的状态。从来没有觉得一个人可以这样面目可憎,但又忍不住不停消除小红点,刷新查看新动态。朋友圈不断放大人与人之间的偏见。以至于朋友被人酸又去听交响乐装高雅有些委屈。“我就是喜欢啊,就是每周必须去一次,发一个动态。对我来说就是很普通的事啊。”
微信和朋友圈连接了世界上身处任何地方的人们,你不需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吭哧吭哧跑到学校门口假装偶遇才能看到校花骑着自行车从你身边经过,装模作样问声早上好。现在,你大可以天天在朋友圈看她发自拍,转星座鸡汤段子。但是没过多久,由于每天的日常除了自拍星座鸡汤段子就没别的了——“我怎么以前没觉得她这么讨人厌啊。”
本来我生活在北京,你生活在上海,因为空间上距离的限制,我过得好与坏对你一点都没影响。但是有了朋友圈,你就能感受到,他比我过得好太多了,我没有幸福感,这个人怎么不去死。咬牙切齿捶胸顿足。你看,幸福感就这样被剥夺了,但其实和你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亲友就会因此反目,删除拉黑。
小编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