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服务 > 生活常识 > 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03-31 19:32:24 | 阅读:129 |  标签: 流脑   | 分享到:

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常见春季传染病里最重的一个,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15岁以下少儿及年老体弱者容易患病,病死率极高,要做好预防。下面为您介绍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最初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与一般的感冒不易区别。有的小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期就被控制了,如不能控制,细菌就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

这时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主要分布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病原菌最终可侵及脑膜,发展成脑膜炎,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暴发型流脑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

二、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

流脑是喉咙带菌,因此咳嗽、打喷嚏、接吻、说话,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处两三米内,接触者均可能被感染。

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本病的惟一传染源是人,其病原菌存在于带菌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在流脑的流行期间,人群的带菌率可达50%以上,而一旦人群的带菌率超过20%就有可能出现流脑的流行。

另外,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来说,很容易被传染。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对儿童,成人的抵抗力更高,因此不容易发病。而小于6个月的婴儿,因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也不易得传染病。所以,6个月至15岁儿童青少年最应注意。

三、宝宝防范流脑的应对措施:

1、按时给宝宝注射流脑菌苗预防针。卫生防病,居室要通风,注意宝宝个人卫生,流行季节不带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2、宝宝出现上述症状,要去看医生。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