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网络信息安全亟待综合性立法保障

网络信息安全亟待综合性立法保障

来源:信息安全D1net | 时间:2016-01-05 13:08:47 | 阅读:137 |  标签: 信息安全D1net   | 分享到:


上述机构认为,目前,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电信骚扰和网络盗号、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频发的首要原因。越来越多的黑客和不法分子参与到个人信息的盗窃和交易当中。


这样的论断,已经转化为公众直接的经济损失。


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导致网民损失总体约805亿元,人均124元,其中约4500万网民近一年遭受的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


网民防范意识不足


“事实上,只要是人编写的程序,就有可能出现漏洞,但只要及时修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泄露。”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专家鲍宇对记者说,网站漏洞修复率过低,是目前网站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鲍宇看来,在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车联网、互联网 金融、O2O创业等领域方兴未艾,事实证明,厂商重视客户端应用界面的快速上线,而忽略了应用背后常规、基础的安全保障功能,以致安全投入成本跟不上,导致大量应用及网站服务器端漏洞曝出。


“随着移动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移动媒体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浮出水面。以手机媒体为例,一些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存在安全隐患,手机用户在免费上网过程中,个人隐私可能被黑客窃取,而在浏览网页、安装软件、下载视频、手机支付的过程中,手机中还可能被植入一些恶意软件或者病毒,造成手机中毒及个人隐私泄露、丢失等各种信息安全问题。”《中国新媒体产业安全报告》的调研人员分析称。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向记者梳理了目前个人信息风险点。


“其中一种是由用户主动提交的。社交、支付、购物、游戏、求职、租房等互联网应用,都要求用户在注册时登记相关个人信息。在12306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中,就是黑客首先通过收集互联网某游戏网站以及其他多个网站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然后以‘撞库’方式获得12306用户数据。”郑宁说,“云服务”获取则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第二种途径,云输入、云存储、云安全、云视频等,通常是将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放在服务器端,因此其服务器记录了大量与用户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