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双十一」第七年,卖家历程

「双十一」第七年,卖家历程

来源:Tmtpost | 时间:2015-11-09 15:01:49 | 阅读:128 |  标签: 双11   | 分享到:

「双十一」第七年,卖家历程

身着宝蓝色长裙的汤大风,是她自创业以来第七次参与阿里的双十一,也就是说从阿里造出这个节起,汤大风和她的裂帛便积极参与其中。

有一年,裂帛还拿了女装类目冠军,汤大风觉得那不是她刻意去追求的,这家鲜有的不打卡的电商企业“玩”到今年,更愿意以“健康”的方式参与双十一:不杀价、不做过多备货、提高售罄率,她说,库存是服装业的死结,裂帛的供应链也磨合了快五年,到今年,裂帛成立独立的科技公司,向外售卖这套系统,汤大风透露,已经做成了第一单生意。

与汤大风不同,地处大兴的涂修圣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双十一。这位做泛俄语国家外贸生意的安徽人,一直称自己的企业过去是生产型,到现在想转型为结算型或者展示型企业,与实体外贸对标的是跨境出口电商。他称自己的优势在“科研、品控,唯一的不足是不懂互联网”,为此,涂修圣将电商团队单独成立了一个公司,今年的双十一,他也在准备“爆款”。

在阿里的生态里,卖家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派代网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年初,天猫卖家数量为137734家,淘宝卖家数量是86140家;但这与新浪科技的统计有很大出入,同一时期,新浪科技的数量为:淘宝卖家的数量为600多万家,天猫有6万多家。

2015年,是双十一的第七个年头,如一个生物体的自我循环一样,新陈代谢贯穿其中,与巨大的分母相比,仍不乏有借助这个平台实现从0到1转变的卖家和品牌。

淘品牌的进化

裂帛是女装类淘品牌,成长于天猫的流量红利期,与其同一时期成名的还有茵曼和韩都衣舍。

与韩都衣舍孕育于韩装代购、茵曼诞生在外贸服装代工不同,裂帛最先在北京西单做民族风的实体店,但同时也尝试淘宝店,那一时期,电商兴起,网上的售卖火爆,“我分分钟就把实体店关闭了”,汤大风回忆。

以后,裂帛取得迅猛发展,有一年双十一,裂帛得了女装类目第一,整个公司都没有准备好,一起做客服,一起支持发货,一起帮助物流……还有更令人奔溃的事是,某次双十一天猫临时调价,为了应对突变,裂帛几乎全员出动,一起去改价格。汤大风透露,经过一次次的磨合,从前年开始,裂帛不再觉得双十一是一种挑战。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