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双十一假红包泛滥,这三类千万别碰

双十一假红包泛滥,这三类千万别碰

来源:大河报 | 时间:2015-11-06 10:31:51 | 阅读:192 |  标签: 双11 网络诈骗   | 分享到:

事实上,此类以红包名义出现的恶意链接,在此前并不罕见。比如,滴滴优惠券、京东送券、苏宁818抵用券。最常见的,还是伪装成“微信红包”传播。只不过,骗子们如今巧妙地利用了“双11”这个时间窗口,加之强化后的伪装术更容易骗取公众信任。

“剁手族务必警惕!阿里不会在官方平台之外‘发红包’。”阿里巴巴就此发布了官方声明:

今年双11的购物券及红包,覆盖淘宝、天猫、聚划算及去啊等购物平台。但除自有官方平台及手机客户端外,不存在通过任何第三方渠道进行红包推送。

阿里安全专家另提醒,该公司所发放的红包形式主要为:抽奖、淘口令、喵口令。通常是以打开是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出现,绝不需要输入任何用户信息或诱导分享及关注,更不会出现链接地址跳转。也就是说,如果公众打开的红包有链接,切记多长个心眼、要小心再小心。

那么,恶意链接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多家网企安全专家的答案是一致的:轻则遭恶搞被引导下载某个APP,重则丢掉个人核心信息与朋友交际信息,甚至是第三方支付工具、银行卡被洗劫。

【处方】三类红包千万别碰,借你一双慧眼看清楚

有优惠,谁不心动?面对满天飞的红包,咱自己可得多长个心眼儿!

腾讯官方回复本报,对各类即时通信工具做特别提醒:三类“红包”千万别碰。其一,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而事实上,正规的微信红包,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其二,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的情况。腾讯方称,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其三,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体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腾讯方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