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邓德隆:“小米再不回归初心就很危险”

邓德隆:“小米再不回归初心就很危险”

来源:创业最前线 | 时间:2015-09-18 10:13:03 | 阅读:60 |  标签: 创业最前线   | 分享到:

  在邓德隆看来,做商业,就是要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植入一个“陀螺”,酷似《盗梦空间》里的情节,让这个“陀螺”成为消费者认知的始点,接受商家暗示出的“梦境”。他把这个“陀螺”叫“定位”。


  身为特劳特中国区合伙人兼总经理的邓德隆从不吝于分享他创造“陀螺”的办法,在他手中创造出一个个“陀螺”,最有名的当属加多宝的案例,依靠定位理论,“怕上火喝加多宝”成功在全国消费者心中营造出一个差异化的概念,使得这个原本偏居广东的凉茶,成长为劲收数百亿的商业奇迹。


  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财新早餐会上,邓德隆以“新一代战略”为主题发表了专题演讲,他指出“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心智资源,在消费者头脑里注册一个数一数二的位置,没有这个位置,企业投再多钱也没用。”在随后接受搜狐财经专访时,邓德隆也反复强调“抢占心智资源”,大道至简,他深信,纵使在互联网时代,定位理论依旧是创造新商业奇迹的秘诀。


邓德隆:“小米再不回归初心就很危险”

为什么“中国制造”花了巨额广告费还是无法吸引消费者?


  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恩斯曾经论述过“丰裕社会”的概念,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生产的东西已远远不止满足生存的需求,而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欲望。不是人们的需求在推动生产,而是生产创造着人们的需求。很多的产品并不是必需的,需要通过煽动性的广告词和推销手段来勾起人们的需求。


  当年美国的情形,如今在中国重演。


  “前面30多年大家通常在产品层面竞争,供给稀缺,只要生产出商品就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来没有考虑到在顾客头脑里面创造差异化”邓德隆表示。“工厂制造产品不用管顾客,假设顾客的脑子是空盒子一样,给你什么就是什么。”


  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如今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经生产出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有无数种选择,充裕的供给下,“中国制造”反而陷入了一个怪圈——“同质化的竞争,使得大家没有利润去做创新,所以就廉价、低质、形象低端、没有利润,产能过剩不可持续。”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