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美国是怎样为互联网公司估值的?

美国是怎样为互联网公司估值的?

来源:3W互联网深度精选 | 时间:2015-08-25 10:57:14 | 阅读:171 |  标签: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 分享到:

硅谷聚焦互联网产业的过程及背后风险投资机制的形成


二战以后,世界信息技术产业进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起源地就在美国加州的硅谷,风险投资也在这里诞生。硅,就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代名词,不过,今天“硅谷已经无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资本市场逻辑走到极致时的必然。


以半导体产业为起点的信息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行业都诞生于1950年代左右。两者最早并没有天然的交集。1960年代末,美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电子”热,凡是带有电子(electronics)的公司一上市就被热捧(估值倍数可达100倍以上。


比如美国风投始祖ARDC(美国研发公司)1957年以7万美元投资DEC公司(计算机产业史上的著名公司),1968年该公司上市时ARDC持有股份价值3.55亿美元,而以150倍市盈率上市的EDS公司创始人罗斯·佩罗更是从此成为美国产业、政治界的传奇人物。


这个“赚钱效应”刺激了风险投资的批量出现,而且开始把越来越多的精力聚焦在信息技术领域,支持了新一批半导体、电子、计算机企业,其中就有英特尔。这是风险投资与信息产业的第一次交叠。从此,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快速拓展。


1980年代中后期,西方社会的产业关注焦点发生转移。传统产业(化工、钢铁、汽车、建材、电力)因为环保势力取得政策面胜利,大型基建停建,市场停滞乃至萎缩,轻型产业便成为经济下一步增长的期望所在。


典型的轻型行业便是以电信为代表的通信产业和以广播电视及报刊为代表的传媒产业。1980年代末-1990年代中期,这些行业加上计算机行业开始出现技术、企业经营、资本投资相互渗透的趋势,兼并收购此起彼伏。


1990年代初,超文本协议创造了网页,新创立的思科提供了网络路由器,互联网正式诞生,信息产业正式加入“三网融合”(通信网、传媒或广电网、计算机网即后来的互联网)中。真正的资本市场游戏规则转折点就发生在这里。


互联网从诞生起就没有考虑收费问题(网络结构不太可能搞收费——尤其是只有免费才能促使网络普及最大化),所以互联网企业的经营就成了问题。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