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高通保护伞不再:小米如何走出专利围剿

高通保护伞不再:小米如何走出专利围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时间:2015-06-16 10:30:35 | 阅读:92 |  标签: 专利 高通 小米   | 分享到:

现在,要克服专利短板,摆在小米面前的有几条路:其一,像中兴、华为曾经做过的那样,继续交许可费,购买专利;其二,加大研发投入,申请自己的专利;其三,向联想学习,去国际上收购拥有大量专利的同业公司。比如,岌岌可危的黑莓。

当然,选择这些道路的前提是,小米的梦想确实足够大,大到希望让“雷式英语”有一天到美国新品发布会上站台。

不过,创办仅过五周年的小米,已经算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明星企业。达到投资人期待并不容易。为了突破逐步饱和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国内,小米发展出智能家居和电视作为新的业务支撑点。此外,它还在打造“互联网+”的概念,多点投资,推出以小米为品牌的智能手环、充电器等多元化产品。在国际市场,小米已进军新加坡、印度等市场,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样的“江湖地位”客观上也让小米更加重视专利诉讼方面的风险。6月10日,雷军在他的认证微博上宣布,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将加入小米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战略合作与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小米方面表示,小米公司与高通之间一直保持着长期而且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通是小米“非常重要的芯片供应商,高通也是小米的早期投资方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位有着足够知识产权经验的国际化华人高层,或许可帮助小米在专利领域找到突破口。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产权体系的构筑,需要金钱投入与契机。如果内功如中国足球一般虚弱,即便拉来国际一流教练,恐怕也乏回天之术。

更令人担心的,是另一个更大的故事:当中国式创新的小米后来者们遭遇高通式专利墙。

400美元手机和120美元专利费

高通、苹果这类美国高科技企业,往往愿意花上几十年,持续进行资本和人力的投入,以打造基础性的技术优势。高通和英特尔代表了全球半导体的核心竞争力——硬件的专利高墙与制造能力;苹果和谷歌则代表了智能手机的核心竞争优势——高阶的软件操作系统(IOS和安卓)。这些底层的核心领域积累就像创新的土壤,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成长出引领型企业的根本。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