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资讯 > 亏损 或许能成就一个更好的京东

亏损 或许能成就一个更好的京东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7-03-07 17:22:36 | 阅读:180 |  标签: 京东   | 分享到:

在万众经年累月的拷问下,2016年京东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而且一下就是10亿元人民币。需要说明的是这10亿元的盈利是在Non-GAAP(非美国会计准则)口径下,也就是没有考虑股权激励、无形资产摊销等并不涉及现金支出的项目。企业内部管理一般看的也是这个口径,因为它反映的是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

其实从去年年初开始,不管是内部对各品类采销的要求,还是对外释放的信号,京东试图扭转亏损局面的意图都非常明显。事实也证明,对于一个年GMV超过6500亿,营业收入超过2500亿的大型电商平台来说,盈利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京东的盈利粉碎了业内很多人的质疑,这可喜,但远非那么重要。

亏损 或许能成就一个更好的京东

京东的盈利之路

亏损目前还是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京东的盈利之路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京东的盈利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是用户价值的持续提升

互联网上最重要的是用户,最难获取的也是用户。因为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转换成本非常低,鼠标轻轻一点或者用手轻轻一划,一个用户就可能永远与你说再见了。

在对京东盈利之路的探究上,我愿意把用户放在首位。而且相对用户规模的增加,我觉得对于一个平台来讲,用户粘性和用户贡献的持续提升更有意义,这具体可以体现在一定周期内单均用户的订单量和用户GMV或收入的贡献上。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非常多的企业靠融资支撑着公司的发展。这些公司大手大脚地用投资人的钱去补贴用户,但是补贴一停用户就不见了,使企业进入了一个“融资-烧钱买用户-再融资-再烧钱买用户”的怪圈。这就成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企业在某一环的崩塌是必然的。

京东能够从众多的电商企业中脱颖而出,在于其为用户提供了非常明显的价值,满足了用户对电商“多快好省”的追求。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京东用户的年均订单量和年均GMV贡献都在不断提升,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有这样良性的循环作为基础,盈利只是迟早的事情。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