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探索发现 > 天文学家发现23亿光年外巨黑洞扼杀恒星形成

天文学家发现23亿光年外巨黑洞扼杀恒星形成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5-03-27 11:26:27 | 阅读:72 |  标签: 天文航天   | 分享到:


天文学家发现23亿光年外巨黑洞扼杀恒星形成


IRAS F11119+3257星系中的黑洞质量相当于1600万倍太阳质量,科学家发现该黑洞扼杀恒星形成的新证据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朱雀”X射线卫星和欧洲航天局的赫歇尔红外空间望远镜联合观测图像显示,科学家在IRAS F11119+3257星系中央附近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扼杀星系内恒星形成的证据,强大的“黑洞风”将星系内用于恒星形成的冷气体吹散,导致星系内部分区域失去了用于形成新生恒星的原始材料。这一发现也证实了此前科学家的一个猜想: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对星系其实并不利,可影响宿主星系的演化,“黑洞风”能够让星系进入“不孕”状态,扼杀了新生恒星的诞生。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天体物理学家弗朗西斯是本项调查的首席研究员,他认为这是第一次在更大的物理尺度上直接观测到黑洞的残忍一面,来自黑洞发光盘面产生的黑洞风将形成恒星的气体吹散。一般情况下,恒星形成于寒冷且致密的分子云中,但黑洞的存在改变了这一切,扼杀了星系内部的新生恒星。从这个角度看,超大质量黑洞是个名副其实的杀手。IRAS F11119+3257星系距离我们大约23亿光年,相当于太阳系年龄的一半。

科学家估计IRAS F11119+3257星系中的黑洞质量相当于1600万倍太阳质量,最靠近黑洞的吸积盘外侧温度可达到数百万度,占据星系能量输出的一大部分,是太阳能量输出的万亿倍。研究小组成员西尔认为我们观测到黑洞与星系之间的博弈时,还确认羟基分子以200万英里每小时(300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流失。在本项研究中,科学家估计外流的分子云达到1000光年,能够形成800个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统。

2013年5月,研究小组使用朱雀卫星的X射线成像光谱仪对F11119星系进行了观测,光谱结果显示吸积盘上的吸收气体的速度可达到四分之一光速,这个区域大约8亿公里,相当于从木星到太阳的空间中没有光能够逃离。同时科学家也认为F11119星系的类星体处于早期演化阶段,最终这个星系将变成恒星形成率相对较低的星系之一。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