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探索发现 > 小行星转太快自己都HOLD不住!最终分崩解体

小行星转太快自己都HOLD不住!最终分崩解体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5-03-25 16:48:53 | 阅读:114 |  标签: 天文航天   | 分享到:


小行星转太快自己都HOLD不住!最终分崩解体


科学家通过凯克II望远镜观测到这颗疯狂旋转的小行星,由于自转太快,导致自身解体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使用凯克II望远镜在2014年8月对小行星P/2012 F5进行了研究,发现这颗小行星的自转非常快,并产生了大量的碎片。2010年,科学家在对小行星研究时发现一些小行星特别“活跃”,不同于小行星带上多数天体,其尾部似乎存在类似彗星的特征,可能由冰物质升华所致。进一步的观测发现,这些小行星可能是高速碰撞的产物,当小行星碰撞后会形成大量的尘埃,可以解释它们出现“尾巴”的状况。但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小行星疯狂自转,最终使得自身分崩离析而解体。

来自波兰雅盖隆大学的科学家迈克尔-德拉休斯的研究小组成功申请使用凯克II 望远镜,德拉休斯认为小行星P/2012 F5在两个连续的自转周期中出现了亮度波动,我们希望对其快速自转进行观测,并搜索是否有更多的碎片形成。当小行星的自转速度处于较快的速率时,其离心力会大于自身的引力,科学家观测到小行星P/2012 F5出现了四块较大的碎片。同时研究人员还计算了小行星P/2012 F5的自转周期,只有3.24个小时,这是非常快的自转速度。

到目前为止,德拉休斯的研究小组认为快速自转是小行星P/2012 F5分崩离析的主要原因,使其看上去长了一个“彗尾”,但是我们还不能对这一假设进行充分确认,因为我们还不清楚分离出的结构自转速度有多快。天文学家主要通过亮度的周期波动来计算自转周期,当分离出的结构存在不规则的外形时,对亮度周期变化的观测就显得比较困难。由于曝光时间不够长,于是科学家选择了更大的凯克II望远镜,后者拥有更大的视场。


小行星P/2012 F5在2012年3月被发现,当时科学家亚历克斯-吉布斯使用莱蒙山1.5米反射式望远镜观测到这个天体,由于其拥有“尘埃飞舞”的特征,因此最初被认为是彗星。2013年,科学家使用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的2.2米直径望远镜观测时确认,小行星P/2012 F5的直径大约为2公里。

小编推荐阅读

好特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好特网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视频攻略

更多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手机版本!

扫二维码进入好特网微信公众号!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admin@haote.com

湘ICP备2022002427号-10 湘公网安备:43070202000427号© 2013~2024 haote.com 好特网